The dark side of Britain's Russia derangement - Alex Krainer (2025-03-05)
不為人識的陰暗動機:英國對俄羅斯的深仇大恨,以及要毀滅俄羅斯的決心
https://substack.com/home/post/p-158426284
英國歷史學家大衛歐文 (David Irving) 發布了一段他關於二戰的演講的精彩片段,解釋了英國是如何慫恿美國加入戰爭的: “邱吉爾在1940年6月或7月,對美國大使甘迺迪說:‘你看:當希特拉開始轟炸倫敦,轟炸(與美國城市同名的)波士頓和林肯英國城鎮時,你們美國人就必須參與這場戰爭了,你還可以繼續對希特勒就手旁觀嗎?
「但當時,邱吉爾知道希特勒已下令不允許向英國任何城鎮發動空襲,但就繼續向英國實施海空封鎖,全面禁運。德國空軍被允許轟炸港口、碼頭和造船廠,但不能轟炸城鎮。邱吉爾對此深感憤慨,因為如果希特勒不向倫敦進行空襲,而繼續實施封鎖,英國不可能維持多久。”
「但大家知道,直到1940年9月,希特勒仍然拒絕轟炸任何英國城鎮,但全面奉封鎖和禁運則仍然繼續。邱吉爾知道若是這樣繼續下去,英國不可能可能維持多久,所以一定要把美國人拖入戰爭,要想辦法激怒希特拉,迫使他轟炸倫敦和其他英國城市。”
「因此,1940年8月25日,邱吉爾下令英國空軍轟炸柏林。儘管英國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司令和參謀長警告他,如果我們轟炸柏林,希特拉很可能會解除對英國城鎮的轟炸禁令。邱吉爾眼睛隨即閃閃發亮,因為這正是他想要的。"
「當天上午9點15分,他親自打電話給轟炸機司令部,命令轟炸柏林,派出100架轟炸機去轟炸柏林。當晚,他們就出發轟炸柏林,但是希特拉仍然沒有採取任何反應行動。"
於是,邱吉爾下令再次襲擊柏林,空襲持續了七到十天,直到 9月4日,希特拉終於忍無可忍,在柏林體育宮發表了那次著名的演講,他說:“這個瘋子(邱吉爾)已經轟炸了柏林七次。”如果他再一次轟炸柏林,那麼我不但會攻擊他們的城鎮,我還會把他們消滅。”
「這是一次非常著名的演講。當然,今天啲假德國小學生都被告知希特拉的演講,但他們不知道這個演講背之前發生了什麼。他們不知道邱吉爾是故意挑起希特拉向英國首都進行空襲。空襲後的第二天,邱吉爾又下令轟炸柏林。”
英國今天在烏克蘭事件上,是否重操故技,採用同樣的劇本?
歷史學家 David Irving 所描述的事件揭示了英國統治階層將美國拉入戰爭的手段。Keir Starmer 施凱爾今天的所作所為似乎遵循了同樣的策略:慫恿美國與澤連斯基簽署礦產交易,就是要誘使美國按照英國的議程參與這場對英國利益攸關的俄烏戰爭。
施凱爾最近的言論進一步證實了英國的動機:他的政府正在加倍支持烏克蘭,以向美國人表明他們的認真態度;他們鼓勵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簽署協議;他們試圖組成一個“自願聯盟”,並在烏克蘭派遣 "維和部隊"。此外,他們還加倍努力將澤連斯基描繪成一位英雄和正義的自由戰士。所有這些都反映出英國對摧毀俄羅斯的瘋狂程度和執著。
除此之外,如果英國能夠設法對英國領土發動攻擊,這可能會激起美國輿論的憤怒,並迫使美國採取武力保衛英國。這或許可以解釋英國為何堅持不懈地向烏克蘭提供空中和海上無人機以及「風暴陰影」飛彈,以便深入攻擊俄羅斯腹地,即使這些攻擊在戰略上沒有什麼意義,對戰況沒有影響。
因為英國政府知道俄羅斯不太可能上鉤(向英國本土發動攻擊),所以他們的 B 計畫可能是策劃一次自導自演的 "恐襲"。回想一下,2024年9月,倫敦的所有網路攝影機都神秘地消失了,直到今天仍然一片漆黑。這是否為製造這場 "恐襲" 做準備?
很難理解為 (*) 什麼英國統治階層無法放棄他們的痴迷,為了達到他們的目的,不惜引發一場可以燒毀全球的即使願意為了達到目的世界核戰。
(*) FateAndTheFuture :
其實是完全可以理解。英國的島國地理環境優勢,讓它在不愁外來襲擊之餘,還可以隔外觀火,必要時更可以在歐洲大陸煽風點火,製造各大國互相猜忌和衝突。當歐陸的某國的勢力轉强,英國就慫恿其他歐洲國家聯連結起來對付。
1803年拿破崙的法國勢力強化,英國就出錢支持其他歐洲國家與他抗衡。
1900年代初期,威廉二世的德國冒起,英國又再慫恿其他歐洲國制衡他,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
戰後,德國再次強大起來,英國又再唆擺其他歐洲國家連結起來抗衡它。最終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希特拉的德國被蘇聯紅軍擊敗之後,蘇聯就取代了德國的角色,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勢力。但這個時候的英國已經變成二三流國家了,其他歐洲 "勝利國"亦軟弱無力,因此英國利用其與美國的母子關係,說服美國擔當歐洲北約的大亞哥角色。
由始至終,世界的事端的煽動者都是這個最懂得借刀殺人的海盜國 Perfidious Albion(背信棄義的英倫)。